澳門半島是澳門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澳門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古城區於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在澳門三島中,最具歷史底蘊的當屬澳門半島,像比較知名的大三巴牌坊、民政總署大樓、福隆新街、媽祖閣等都位於半島區,而在澳門半島中最熱鬧也最具葡式風情的也許就非議事廳前地莫屬了。
沿著古老的新馬路一直向前走,很快就到了議事廳前地,在議事廳前地周邊坐落著很多有著百年歷史的葡式建築,如民政總署大樓、仁慈堂大樓、玫瑰堂、三街會館(關帝廟)、盧家大屋(金玉堂)等,這些景點也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議事廳前地的馬路對面有一座純白的建築格外醒目,這便是民政總署大樓。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所在的位置在歷史上原為一座中式亭樓建築的議事亭,為明朝政府宣讀政令和作為中葡官員會面的場所。1784年,葡萄牙人購買了該地塊,並興建了這座具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大樓,後曾多次翻修,現在我們看到的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這裡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政治心髒,一切市政事宜、集會和慶典,都會在此舉行。不過如今,它已成為一個藝術展覽館,定期會舉辦各種藝術展覽。
大樓的後方是一個葡式花園,景色雅致,在花圃中豎立著葡萄牙詩人賈梅士的半身像。
議事亭前地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澳門人把廣場都稱之為前地)。議事亭前地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街道看起來非常整潔。由於這裡景點集中,商鋪林立,也是客流量最大的地方。
議事亭前地最值得稱道的是周邊那些精美的中西建築,西式建築有如玫瑰堂、仁慈堂、民政總署大樓等,中式建築有如三街會館,盧家大屋(金玉堂)等,這些中式和西式的老建築和多彩的現代氣息和諧共存,體現中西文化的交融,也體現了澳門的多元與包容。
仁慈堂是澳門地區乃至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慈善機構之一,於1569年由澳門天主教第一任主教賈尼路創建。現在仁慈堂博物館內主要展出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的私人珍藏,以及反映仁慈堂歷史的文物以及天主教教會用品。
從議事廳前地住裡走,不遠外有一座黃色的教堂讓人十分驚艷,藍天白雲之下教堂顯得十分莊嚴神聖。這座教堂便是澳門著名的聖母玫瑰堂,它由西班牙天主教的聖多明我會教士設立,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
繼續沿著街巷拾級而上,經過主教教堂,空曠的教堂內只有幾個信徒雙手合十跪下禱告,十分安靜。我並不是一個信眾,但我尊重每一個人的信仰。在聖若瑟修院裡,我還聆聽了牧師的課,那種氛圍和感受讓我記憶深刻。
這就是澳門議事廳前地,富有葡式風情,熱鬧而又不失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