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_image_138.png
從大炮台到大三巴,看澳門的歷史變遷

如果說澳門哪一個景點是必須去的,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大三巴。因為它是澳門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也是這座城市殖民歷史的見證,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它也是經常出現的背景。

大三巴牌坊,它的前身是聖保祿教堂,1835年的一場大火,吞噬了整個教堂,只留下一堵門壁,因形似中國的牌坊所以被澳門人稱為大三巴牌坊。

這次在澳門旅行,大三巴自然是要去的。

大炮台和大三巴牌坊離得很近。我們這次行程先就近游覽了大炮台,然後再去了大三巴。

我們穿過一片古老的城牆,走上大三巴前方的大炮台高地,高地四周每一個垛口都擺放著一座巨型銅炮。如今古炮早已失去曾經的防衛作用,成為一處歷史景觀,但曾經守護這片土地的歷史依然可見。

 

站在炮台上可以俯瞰半島全景,這裡有繁榮的酒店和娛樂表演,也有擁擠的街巷和小店。

大炮台高地上古木參天,綠草如茵。在大炮台的一側,就是澳門博物館。這是一間展示澳門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館,館內的展品有豐富和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示了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的生活。

博物館共分三層,其中一二兩層位於炮台地面之下,第三層則在炮台上。博物館的展覽專題內容,大致上包含三大部分,他們分別在館內三層展區展示:第一層,是澳門地區的原始文明展覽;第二層,展示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文化;第三層,展現澳門當代特色。

從大炮台走下來,約十多分鐘就來到了澳門的地標大三巴牌坊,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澳門八景”之一,雖然只剩下聖保祿教堂的前壁,但它的文化藝術內涵和歷史的厚度都鐫刻在這頹敗的前壁上。

對於大三巴牌坊,我們除欣賞前壁的巍峨壯觀之外,還要細心瀏覽壁上那精致的浮雕及其意義。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五層。

第一層為一個三角形山花雕面,中間有一銅鴿像征聖神,左右有日月星辰的石刻。

第二層正中為耶穌聖嬰雕像,像的旁邊刻有用以釘死耶穌的工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子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

第三層中央為聖母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菊花(像征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師)。

第四層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個窗口組成,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4位聖人。

第五層坊即最下層有三個入口並有十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正門上寫有意大利“MATER DEI”(為此教堂是供奉天主之母及有通往天國之門的意思)。側門門楣上有耶穌會的“口號”IHS(意思為人類救主)的浮雕圖案。

如今大三巴牌坊雖已沒有教堂的實際功能,但她卻與澳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裡會不定期舉行各種活動,牌坊前面那長長的梯級正好成為天然的座位,讓牌坊剎那間變成巨大的活動布景。在大三巴牌坊拍照留念似乎是來澳門的規定完成動作。牌坊背後一個紀念聖保祿教堂的地宮,地宮裡保存並展覽了很多聖保祿教堂的遺跡物件,那些精美飾品和雕塑反映了這座教堂曾經的輝煌。

在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間,有一小片具有葡萄牙風格的彩色建築群。它便是戀愛巷,由於街道很短,一般路過的人很難發現。在電影《伊莎貝拉》中有一個畫面就是在戀愛巷裡取景:父女大醉過後,在夜晚的街頭肆意說笑,那個畫面很溫暖。

澳門的街巷很窄,很多街道都是單行線,當然澳門也不大,步行旅游也最合適。在這個城市裡,在不經意之間就會遇見很多教堂或寺廟,或許這就是澳門人安靜心靈的場所。

熱門推薦

更多推薦